揭开阱不要被“免费”洗脑
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(记者徐文智)近年来,随着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,揭开阱“花钱买健康”的保健保健型消费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。然而,品消当前保健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,费陷老年人对于保健品的陷阱认知也存在较多误区。为防止老年消费者掉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,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,揭开阱不要被“免费”洗脑,保健要认清“养生”讲座的品消促销本质。
“药到病除”不可信。费陷保健食品不是陷阱药品,不能声称治疗功效。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,揭开阱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,保健声称可以包治百病,使用“根治”“药到病除”等字眼,或者以“无效退款”“无毒副作用”等承诺,严重欺骗、诱导消费者。
“健康讲座”为促销。一些不法商家利用“访谈、讲座、采访、座谈会”等形式为幌子,邀请一些假冒专家、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“养生”讲座,顺便兜售保健食品。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,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。
“免费活动”为洗脑。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“赠药”“免费试用”“发放小礼品”“抽奖”等方式,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活动,有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,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,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、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,不知不觉中被“洗脑”,从而购买产品。
“权威证明”属虚构。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、医疗机构、学术机构、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,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,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。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“科学或研究发现”“实验或数据证明”等方面内容,消费者应提高警惕。
“专家义诊”是骗局。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“专家”“教授”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,不少老年人受免费诱导,进行体检或咨询后,“专家”“教授”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,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,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。
责任编辑:游婕
【揭开阱不要被“免费”洗脑】相关文章:
- 1尖端好术办事商北京摩凌确认参展2024 ChinaJoy BTOB -
- 2《汽车玻璃贴膜技术规范》将出台:保质期须超5年,政策解读
- 3不同禽蛋营养成分比较研究
- 4怀孕后多久会出现早孕反应?
- 5X40虽值得等候,可光枯X30仍然能够冲,古晨1200元摆布便可进足
- 6玻璃企业在“严冬”中求生存,市场研究
- 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
- 8劣质车玻璃造成“安全真空”,玻璃技术
- 9中国电影春日之约|2024“星辰大海之时尚计划”正式官宣启动
- 10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检测技术之水分的测定(二)
- 1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|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
- 12玻璃穿衣变身环保空调 每年节能近20%,行业资讯
- 13图片《感情励志》治愈民气的文章明智与感情电影讲解
- 14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|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
- 15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|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
- 16孕妇最佳水果推荐,孕期吃水果的注意事项
- 17珠海东澳岛两日游攻略
- 18百度公开“开盒事件”调查过程,任何职工无权查看用户数据
- 1联念天劳f40m减拆摄像头,联念天劳f40m减拆摄像头教程
- 2入选无门槛 评奖无限额 食品企业为何追捧“洋”金奖?
- 3太阳能光伏玻璃需求“劲爆”,市场研究
- 4四川2020年销售服务投诉增长3.7倍 网络消费和二手车销售成投诉热点
- 5聚焦绿色、智能、适老!家装厨卫“焕新”补贴标准明确
- 6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|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
- 7玻璃股: 建筑节能是非常大投入资金亮点,市场研究
- 8怀孕后多久会出现早孕反应?
- 9感情夜听文章十大年夜劣良的文章,感情文章颁收的仄台
- 10孕妇用力拉屎会导致胎停吗?了解一下相关知识
- 11刷到“赚钱”商机? 投资4万余元差点“打水漂”
- 12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“录音” 上海市消保委: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
- 13茂北区有甚么好玩的处所
- 14玻璃穿衣变身环保空调 每年节能近20%,行业资讯
- 15啤酒酿造工艺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
- 16AI智能引流 话术剧本洗脑 山东日照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
- 17重大疾病保险保险责任包括
- 18邻居装修行为不当 能否要求减免物业费